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1.
给出了器件的约束表示,实现了电气线路的约束网络化.分析了电气线路约束网络的特点,找出了故障树的剪节方法,提出了基于约束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2.
两栖装甲车辆水上操纵性的提高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履带划水推进方式的两栖装甲车辆的水上操纵性进行了分析,没出了极高其水上操纵性的基本途径,并对操纵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对提高操纵性,加强试验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根据敏捷制造与动态联盟将制造系统空间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传统的用于产品开发的CAD/CAM系统已无法满足动态联盟条件下的产品开发要求,必须开发一种新的CAD/CAM系统才能满足这一要求。笔者根据国际CAD/CAM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传统的CAD/CAM基础上提出了“PAI-CAD/CAM(Pseudo-AgileInteligentCAD/CAM)”的新概念,并建立了一种系统模型,此外,文章还对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4.
从舰船结构塑性动力响应的工程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该问题当前的研究进展.主要评述了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析法、近似法、数值法等,以及冲击载荷作用下梁、板、板架、壳体等结构塑性动力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5.
以基于球形齿轮传动的柔性手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手腕驱动机构,并对此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建立了它的运动模型,推导出了运动方程的解。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机构运动的确定性、传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6.
从区域特色看兵团经济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在全球社会经济增长模式及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历史时期,围绕兵团的特殊地位及资源区位优势研究探讨适合兵团特性的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上探索兵团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律,为兵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进程,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7.
利用莫尔屈服准则,对拉压异性材料具有圆孔的无限大薄板进行了极限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材料的拉压异性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弹塑性状态都有明显的影响。考虑了材料拉压异性的影响,分析结果更具一般性。  相似文献   
118.
针对防空武器火控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防空武器火控系统对空中目标参数估计的方法,可以在不知道目标距离的条件下得到目标的航向角与俯仰角,实现对目标的被动式跟踪,对估计误差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比传统的估计方法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119.
为了提升单基地MIMO雷达中角度和多普勒频率的二维参数估计性能,通过在单基地MIMO雷达的接收端和发射端进行嵌套阵列设计来实现阵列自由度的提升.通过利用隐含在目标结构中的时延特性来实现对多普勒频率旋转不变关系的构建.通过构建三阶张量模型来实现对阵列接收数据空时特性的充分利用.最后,通过利用三线性迭代最小二乘平行因子算法...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对防空兵C3I系统C3CM(C3I对抗)的分析,建立了防空兵C3I系统C3CM能力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介绍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例证明其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